IM电竞资讯
“非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独特的精神价值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好非遗文化对培植文化根基以及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酒泉市税务部门持续跟踪辖区内非遗文化发展情况,开展组合式、立体化的税收政策宣传辅导,让更多“手艺人”成为税惠“受益人”,用优质贴心的服务为非遗产业持续向好发展保驾护航。
“有情怀而无效益”是众多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的桎梏。近年来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为手艺传承增添了“税”助力。
酒泉星火文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经营传统非遗石艺画、砂石画的小微企业,通过开展社区研学、非遗公开课、参加文化和旅游宣传推介会等形式,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不断将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转化为产品效益。
“石艺画成本不算高,但像我们这样的小工作室利润十分微薄,能坚持到现在,除了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坚守,当然也离不开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法人赵磊算了一笔账,“增值税免税标准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以来,每月基本实现了‘零缴税’,一年下来减税近一万元。”
实实在在的税收红利持续发挥杠杆效应,非遗手艺人创业动力不断增强,创业团队规模不断壮大,其中石艺画作品更是荣获甘肃省“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三等奖等多项殊荣。
在胡杨精神与载人航天精神的浸润滋养下,甘肃匠心巧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迅速蓬勃发展起来,公司法人雷霞作为金塔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满怀信心地说:“非常感谢税务部门的精准帮扶,我们公司今年享受税费减免2万多元,有效盘活了公司资金,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至关重要。我现在不光自己在做剪纸,还开设了剪纸培训班,把这项技艺教给更多的贫困妇女,帮助一百多名贫困妇女通过剪纸脱贫致富。”
刺绣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手工艺,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制各种装饰图案,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哈萨克族刺绣是心灵手巧的哈萨克族妇女用刺绣技术创造的属于自己的民族手工艺,因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丰富的图腾意蕴流传至今。巴迪哈巴合达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族刺绣的传承人,2015年,她成立了阿克塞县巴迪哈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哈萨克族特色民族服饰、民族手工刺绣品以及旅游工艺品的制作和销售等。该合作社通过实体经营与线上销售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拓宽了销路,还吸纳扶持了一大批低保人员、农牧民从事民族刺绣工作,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增加了民族妇女收入。
“合作社运营初期,我们几乎没接触过涉税及财务问题,税务局在得知我们合作社有会计账簿设置、开具发票等问题时,第一时间派‘陇税雷锋’来毡房,从适用税种的设置到成本费用的计量,再到给我们每位员工用双语讲解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手把手教我们逐步操作申报享受,现在我们的创意刺绣产品已经顺利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这都离不开税务部门送来的政策红利和贴心服务,税务局的干部塔玛莎(意为“非常棒”)!”巴迪哈巴合达里说道。
遇到同样问题的还有酒泉玉门陶埙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关振国:“作为一个手艺人,我们对于经营方面知之甚少,还好有玉门市税务局的‘定制服务’,让我在注册、涉税事项办理等环节省事省时省心。正是他们优质的全链条式服务,坚定了我创办陶埙制作中心的信心。”
在“保护+发展”新模式的助力之下,酒泉市税务部门强化服务意识,注重谋早、谋实,通过“陇税雷锋”钉钉远程帮办群、双语服务、税收优惠“不来即享”等系列便民举措畅通沟通渠道,进行线上、线下答疑解难,全方位多角度提供精细服务,助力非遗项目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夜光杯不仅雕饰精美,还具有艺术特性,其杯壁只有1-2毫米,无法使用机器批量生产,全部都是手工打造。”说起夜光杯制作,酒泉夜光杯厂厂长黄越肃如数家珍。2006年,酒泉夜光杯加工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夜光杯厂成为酒泉夜光杯雕工艺保护责任单位,黄越肃本人也被确定为夜光杯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和税收宣传已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讲解内容全是政策解读、流程操作等干货,通俗易懂,前两天还为我们解决了发票开具、成本核算的难题,社会各界都在为夜光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敦煌飞天元素,让夜光杯更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喜爱。”作为全国最大的夜光杯生产厂家,酒泉夜光杯厂目前年产夜光杯3万余支,年销售额80万元,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
下一步,酒泉市税务部门将继续发挥税收职能,聚焦非遗产业发展涉税需求,紧紧围绕非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全面实现政策推送精确化、涉税服务靠前化、咨询讲解规范化,在传统非遗传承、创新和发展的前沿“拉满”纳税人获得感,持续推动非遗产业焕发新活力。(贾媛)IM电竞IM电竞